当前位置:首页 > 舆论摘要 > 正文内容

论文摘要:论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阵线政府的建立和分裂

免费论文3年前 (2022-03-19)舆论摘要60


摘 要
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阵线政府的建立和分裂为我们理解后来的布拉格之春,甚至为我们理解东欧剧变提供了一条有益的线索。了解这一段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国内外对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阵线政府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掌握大量资料,试图对1945年-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阵线政府的建立和分裂进行一番阐释。
本文分为前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前言主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正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捷克斯洛伐克反德民族阵线的形成。在捷克斯洛伐克反德民族阵线的形成中,苏联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的关系得到改善,并在1943年底签订了《苏捷友好互助和战后合作条约》。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关系的改善为捷共和非共产党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基础。
苏德战争爆发后,在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和非共产党迅速改善了关系,形成了反德民族阵线,而反德民族阵线是战后建立的民族阵线政府的萌芽。
反德民族阵线建立后,双方在斯洛伐克民族起义的问题上有一定程度上的合作,但在捷克斯洛伐克由苏联红军还是由美英军队解放、捷苏关于外喀尔巴阡乌克兰协定等问题上出现分歧。这为后来民族阵线政府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第二章论述了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阵线政府的建立。二战后,在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和非共产党战时合作的基础上,以及受苏联东欧政策的影响,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了民族阵线政府,并且颁布了科希策纲领。
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阵线政府内部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和矛盾:1、苏美军队何时撤军;2、如何处理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各党派的关系;3、如何处理捷克斯洛伐克中央政府和斯洛伐克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阵线政府的分裂。捷共在1946年的大选中获得大胜,从而在国家内外政策的制定上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而非共产党在1946年选举后,更积极地与捷共争夺在国内的政治影响,使双方的矛盾不断尖锐化。
在美苏对抗不断加剧及意共和法共被赶出政府的国际背景下,资产阶级政党联合起来,企图通过制造政府危机,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部长们在大选前辞职,由贝奈斯任命一个不包括共产党人的看守政府。但是捷共在人民的支持下,反而促使贝奈斯总统批准了资产阶级政党的部长们的辞职。二月事件后,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完全掌握了国家政权。
结语部分主要论述了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阵线政府的建立和分裂这一过程在捷克斯洛伐克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阵线政府,建立,分裂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