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舆论摘要 > 正文内容

论文摘要:二氧化钛微球材料的制备研究

免费论文3年前 (2022-03-21)舆论摘要61


二氧化钛是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具有湿敏、气敏、介电效应、光电效应、光致变色及优越的光催化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介电材料、涂料、化妆品、抗菌剂和污水处理等方面。
近年来,立体结构二氧化钛以其结构独特、性能优异、使用广泛等诸多特点备受国内外研究者青睐。二氧化钛微球是立体结构二氧化钛的一种存在形式,因具有接近介观状态的尺寸和独特的外形而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目前,有关探究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仍是该领域的焦点。因此,本文通过无模板溶剂蒸发法和铺膜煅烧法分别制备了二氧化钛微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其影响因素,并初步探究了其形成机理。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 采用无模板溶剂蒸发法成功地制备了1-2 μm二氧化钛微球,避免了模板法制备微球易引入杂质,产物后处理困难等缺点,为实现二氧化钛微球制备工艺上的改进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通过SEM考察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蒸汽源和搅拌速度等对生成微球形貌的影响,并通过XRD对不同热处理温度处理后的二氧化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物料配比对微球的形貌和粒径有较大影响;2)反应温度和蒸汽源分别对微球的均一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搅拌会破坏二氧化钛微球的形貌;4)生成的微球在室温下以无定形状态存在,经500 °C和800 °C处理后分别呈锐钛矿和金红石相。另外,对无模板溶剂蒸发法制备微球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推测,其可能机理为:在一定温度下,前驱体通过气-液界面接触首先与空气中水分子发生反应,形成二氧化钛;伴随着溶剂挥发与气-液界面反应的交替进行,二氧化钛经成核、长大最终形成微球。
(2) 利用铺膜煅烧法生长出二氧化钛微球,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产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法生长出的二氧化钛微球粒径约在1-2 μm,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对微球的形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铺膜煅烧法制备微球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推测,其可能机理为:在高温条件下,乙醇首先受热蒸发形成钛酸正丁酯薄膜,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薄膜逐渐发生卷曲融合形成二氧化钛,并经成核、长大最终形成微球。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