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高年级留学生汉语语篇显性衔接偏误分析
高年级留学生在汉语语篇衔接连贯方面问题很突出。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以篇章语言学理论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为指导,以高年级留学生汉语习作为语料,分析其中语篇衔接方面的偏误情况,探究其致误原因,旨在对高年级留学生汉语写作教学提供策略支持。这样的研究有其积极意义:国内的现代篇章语言学研究主要由外语教学工作者进行,很多是对国外篇章语言学成果的译介,要么完全以英语为语料,要么英语语料夹汉语语料,而完全以汉语篇章为语料的论著还不多。本文完全以高年级留学生汉语习作为语料,可以从客观上丰富汉语篇章研究的基本素材;篇章语言学的研究本应有两个同样重要的方面:篇章的生成和理解。但目前的汉语篇章语言学研究成果,多是对现成的篇章从正面进行分析和解释,几乎没有从篇章生成的角度进行研究的,也很少有从反面进行考察的,这是一个缺憾。本文研究的视角是高年级留学生在汉语篇章生成过程中的偏误分析,视角聚焦于生成过程,且从反面入手,这是对汉语篇章研究的一种丰富,同时也是一种深化;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尤其是中介语理论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偏误分析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还不够充分,语料库的建设还有待丰富。本文以留学生汉语语篇生成过程中的语篇衔接偏误为研究对象,可以为偏误分析提供更多的素材,为中介语理论在汉语习得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翔实的例证;到目前为止,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写作教学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不够系统,还没有出现理想的教材。本文考察了大量的高年级留学生汉语习作例文,对其中的语篇衔接偏误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探究了普遍性的根源,进一步探索了针对性的写作教学方案。这在客观上为教材编写提供了依据。文章对与高年级留学生相关的汉语语篇显性衔接手段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对高年级留学生在汉语语篇输出中的显性衔接偏误类型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对其分布情况作了统计,又对偏误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基于这些描写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写作教学建议。本文的考察结果为:在高年级留学生的汉语写作实践中,显性衔接偏误大量存在,主要体现在语法、逻辑、辞格三个方面,尤其是辞格衔接偏误大量出现,而词汇衔接偏误已不多见。辞格衔接偏误的增多和词汇衔接偏误的减少,恰恰说明高年级留学生的写作能力已进入到了比较高的阶段。对于偏误的产生,本文认为有三个根源:教学语境、语际负迁移和语内负迁移,其中教学语境因素,即教材、教师、教法方面的局限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其他两方面因素起作用的前提。本文建议从知识、意识和技能三个方面对留学生加强语篇衔接连贯方面的教学,技能训练方面则以语段教学为立足点,向上辐射段落之间、结构段之间的衔接连贯,向下辐射小句之间、句子之间的衔接连贯。在技能训练的操作上,首先要加强学生的修辞意识,培养其写作兴趣,其次要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语段的组织线索,帮助学生感知并自如运用各种句式,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模仿训练,同时要努力促进正迁移,防止负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