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舆论摘要 > 正文内容

论文摘要:乡土历史资源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以渭南地区为例的研究

免费论文3年前 (2022-03-22)舆论摘要62


    倡导研究性学习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符合国际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也体现了我国新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其目的主要在于改变长期以来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应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载体,在历史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更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结合实际条件,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历史课程、并能与历史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是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陕西渭南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历史学科特征和当地实际情况,参照我国其他地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对乡土历史资源介入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本研究通过参与性观察、文献分析以及深度访谈等方法,对渭南地区的乡土历史资源优势、开展乡土历史教学的经验和不足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分析;并以乡土历史资源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为核心,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为正在开展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的中学历史教师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帮助。
    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这一问题的研究背景、国内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及研究的意义。
    第二部分: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现行历史教材使用中的需要,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以及乡土历史资源的价值等方面入手,着重论述了在研究性学习中介入乡土历史资源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阐述了渭南地区所具有的课程资源,并分析了渭南1958年的乡土历史教材,探寻渭南地区开展乡土历史教学的经验教训。
    第四部分:阐述乡土历史资源介入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三种途径:作为统编教材的补充;以校本课程的形式介入;以学生兴趣小组的形式介入。并对每一种形式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具体介入方式或相关注意事项。
    第五部分:阐述了乡土历史资源介入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和应注意的问题。首先可以采用小课题的形式穿插于历史课堂教学,具体方式有:组织课堂讨论,组织知识竞赛,组织课堂演讲等。其次可以采用专题的形式进行研究,具体操作步骤可分为:选题阶段,制订研究方案阶段,收集资料阶段,整理、分析资料阶段,结题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等六部分。在阐释每一阶段的操作方式时,就师生应注意的问题和应把握的原则进行了探讨。
    第六部分:阐述了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引入乡土历史资源的制约因素及相关改革建议。经笔者实地考察及参考其他高中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经验,了解到现今在高中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受到传统观念、教师素质、学校管理方式、学生素质、社会环境及教育评价体系的制约,并就此提出了改变这种现状的建议。
    第七部分:结论。研究性学习反映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将乡土历史资源介入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之中,可以提高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可操作性,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历史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是一条可行而有效的探索途径。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