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中学生外语课堂上的语言焦虑研究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外语习得研究的重点从教师教学转到了学习者的学习上,越来越多的人们相信,外语习得的成功是由学习者本身决定的.因此激起了人们对外语学习中个人情感因素的不断关注和研究。语言焦虑作为个人情感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普遍但又复杂的心里现象,它可以引起担忧,不安,自我怀疑,恐惧,紧张和挫折等情绪。过分的焦虑使人们逃离新任务,阻碍个体获得成功。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在影响外语习得学习效果情感因素当中, 焦虑是最具危害性的.而我国拥有众多英语学习者,因此,对于英语课堂焦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尽管学术界对语言焦虑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由于没有高信度,高效度的焦虑量表进行调查,故未能发现焦虑同语言学习的明确关系。自Horwitz等设计了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以来,外语学习焦虑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由于该表有着很高的信度和内部效度,能够有效而且可信地测量外语课堂焦虑的深度和广度,国外的许多研究者都采用了这一量表。
本研究采用了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的理论模式来探讨中国中学生的英语课堂焦虑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中学生在其英语学习中是否经历焦虑;英语课堂焦虑中听说焦虑、考试焦虑,负评价恐惧和课堂气氛焦虑的分布情况;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焦虑源和应对策略。本研究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定量研究以问卷为依据,内容包括Horwitz (1986)设计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中的题目。定性研究采取访谈形式。访谈为本研究提供详细,真实的材料。注意集中于受试者信仰,经验和感觉为的是从受试者的角度探讨引起外语焦虑的原因。为了能捕捉到受试者的真实感受和更好地理解焦虑现象,请受试者回答这些基础研究问题:1. 学生能说说上外语课的感觉吗? 2. 学生相信哪些因素造成焦虑? 3. 学生相信哪些因素可以帮助减少焦虑? 4. 焦虑怎么被学生体现? 采用SPSS的软件11.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这项当前研究选择的受试者为陕西省绥德县第一中学257名高二中学生。
研究结果显示: 第一,中国中学生或多或少地会在英语课堂上产生焦虑感;第二,在中学生英语课堂焦虑的四个方面中(听说焦虑,害怕负评价焦虑,课堂气氛焦虑和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最突出, 课堂气氛焦虑居第二;第三,造成英语课堂焦虑的因素有很多,如:低语言能力,害怕负评价,急切个性,低自尊,考试,在其他人面前讲英语,不能理解的输入,错误校正和课堂气氛等。第四,英语课堂焦虑对英语学习影响很大,会引起学生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压力。例如,逃课,上课不愿回答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和更大的情感过滤。第五,根据以上结果,作者为了提高外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为老师和学生给出了一些减少外语学习焦虑的策略。如:老师要意识到语言焦虑,营造一个身心放松的教室环境,给更多的可理解输入,鼓励分享焦虑经验,选择正确的校正策略,增加老师在考试中的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和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
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述问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减少课堂焦虑的重要性。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国外对焦虑,语言焦虑的定义,分类,外语课堂焦虑量表和对其成因的分析。第三章是有关中国中学生外语课堂焦虑的调查研究,通过使用外语课堂焦虑量表进行调查,收集有关数据。第四章是结果和讨论,用SPSS11.0软件对调查所收集的收据进行处理,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在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并归纳出中学生外语课堂焦虑的原因。第五章是研究发现,外语课堂焦虑的克服策略和本论文的不足。
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老师更能熟悉外语课堂焦虑量表,并能以许多方式了解学生的焦虑体验。这项研究的结果提供了在语言学习中语言的焦虑根源和一些减少语言焦虑策略,从而更好地了解语言焦虑。这篇论文有助于学生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来战胜外语焦虑,有助于学生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