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冬枣贮期浆胞病病害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摘要: 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 cv. Dongzao)是枣中极品,风味独特,品质极佳,经济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冬枣含水量高,皮薄肉脆,极易受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本文以山东省沾化县生产的沾化冬枣为试材,对采后室温放置和低温贮藏后期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病原菌生长和孢子繁殖进行了抑制试验,利用趋势面分析法得出了抑菌的最佳处理,同时探讨了不同处理对贮藏期冬枣品质及生理代谢的影响,确定出冬枣贮期病害防治技术参数。试验得到以下结果:
1. 分离鉴定得出引起冬枣贮期浆胞病的主要病原菌为交链孢霉菌。该病原菌属低温耐受菌,-2℃的低温只能抑制而不能终止该菌的生长,它是引起冬枣贮藏后期果实发病的主要致病菌。该菌在中性、弱酸和弱碱性条件下均能很好生长,但对碱性的耐受力强于对酸性的耐受力。
2. 壳聚糖对交链孢霉菌的孢子繁殖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在浓度0.5~2.0mg/ml之间,壳聚糖浓度和孢子繁殖抑制率分别取对数后,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21。臭氧对该菌有强烈的杀灭性,当浓度达到300μg/L时,杀菌效果显著,浓度再增高,杀菌效果与300μg/L差异不显著。减压能引起孢子体变形,导致繁殖系数下降,且在101~20kPa 范围内压力越低,效果越好,以压力40KPa较为理想。
3. 在壳聚糖与臭氧抑制病原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和趋势面分析,并在趋势面优化条件下做放大试验,试验所得值与理论值相接近。因此本试验确定抑制病原菌孢子繁殖的最佳组合为臭氧浓度323μg/L,壳聚糖浓度1.25 mg/ml。
4. 壳聚糖涂膜结合臭氧处理对降低枣果的腐烂率、抑制病斑的扩展速度均优于二者的单独处理,但二者组合对抑制接种枣果病斑的扩展速度差异不显著。对降低枣果腐烂率,0.75mg/ml壳聚糖涂膜结合323μg/L臭氧处理优于1.25mg/ml壳聚糖结合323μg/L臭氧处理。
5. 0.75mg/ml壳聚糖涂膜结合323μg/L臭氧处理冬枣,在(-1±0.5)℃下贮藏125d,好率果为95.2%。
6. 0.75mg/ml壳聚糖涂膜结合323μg/L臭氧处理无论在室温或低温下均能在贮藏前期抑制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的上升,而在后期延缓其下降,在整个贮藏期间减缓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下降速率,保持枣果良好的品质。
7. 0.75mg/ml壳聚糖涂膜结合323μg/L臭氧处理能降低枣果的呼吸强度和细胞膜渗透率,该处理能使冬枣在低温贮藏条件下延缓后熟衰老。
8. 0.75mg/ml壳聚糖涂膜结合323μg/L臭氧处理能显著抑制酚类物质含量的下降,快速激活保护酶POD活性,并在较高水平维持较长时间,贮藏初期抑制PAL活性的下降,而后期延缓其上升,推迟PPO活性高峰的到来,提高果实的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