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论中学生物教师职后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变革的实践者,一切教育变革和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而教师发展水平又直接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对生物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随着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社会也愈来愈重视培养人才的生物科学素养,对生物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应对社会和课程改革的要求。而职后发展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占有更大的比重,很多优秀的教师是在职后逐步成长起来的;职后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更具个性化的发展空间,也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途径。因此,笔者选择生物教师的职后专业化发展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访谈、座谈及实地观察等方法对生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行了真实、深入的调研。通过整理和分析调研资料,认为目前生物教师职后专业化发展存在以下问题:生物教师对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生物教师对自身专业化发展目标把握不准;中学生物教师职后发展滞后于其他学科;教师培训不能满足生物教师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进一步分析,笔者发现影响生物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可以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内在因素包括生物教师对生物教师职业的认识及其职业追求,以及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高低;外在因素包括:理论导向、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社会氛围等方面;影响生物教师的因素虽然有内在和外在之分,但笔者认为对于生物教师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内在因素的影响,外部的影响因素也是通过影响教师的思想,进而体现到教师的外部行为来影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
不同地区、不同年代、不同教龄、不同追求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有所不同,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同的特点提出了适当的发展建议
在认真思考和研究上述问题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高效促进生物教师专业化发展,要从内、外两个环境入手。首先,教师本身要具备反思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将反思和教学研究日常化,使之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在反思和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获得专业化发展,通过专业化发展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其次,外部环境要给生物教师创设一个和谐、公平、积极的发展氛围和平台。
教育是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生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本文的创新在于:围绕着中学生物教师职后专业化发展的特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促进生物教师发展的途径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