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舆论摘要 > 正文内容

论文摘要:关中盆地东部全新世环境演变及其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以老官台全新世黄土剖面为例

免费论文3年前 (2022-04-22)舆论摘要55

全新世气候期是人类文化飞速发展的时期,近十几年来众多学者对全新世气候环境演变和人类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老官台文化遗址属于人类进入新石器以后出现较早的文化遗址,那么老官台文化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发展的,之后又在全新世气候环境演变的背景条件下,作为老官台文化遗址发掘地的关中盆地东部人类文化发展去向如何?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我们选择了关中盆地东部全新世环境演变及其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 老官台剖面位于陕西华县县城西南约3km处的老官台村,地处渭河南岸的第二级阶地上,海拔600m左右。3m多厚的全新世黄土剖面出露于附近一个砖窑取土后的新鲜陡坎处。从剖面的沉积特征可以看出,剖面全新世黄土沉积连续,较 完整清晰地记录和保存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轨迹和人类活动的信息。另外,剖面点选在属新石器早期文化―老官台文化遗址中心的外围,所以老官台剖面也是研究全新世环境演变和人地关系演进的理想剖面。为了尽可能准确地获取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和人地关系演进的真实环境背景,本次研究在野外详细观测和大量室内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审慎地选取了多项用于再现古气候环境的代用指标进行了分析,这些指标包括粒度、磁化率、微量化学元素(包括Fe、Rb、Co、Li、Cr;Sr、Ba、Cd、Sb;Bi、Mn ;Cu、Zn、Pb、Ni)、碳酸钙和土壤pH值等。除对传统的气候代用指标进行研究以外,本文重点研究和探讨了微量化学元素、土壤pH值等指标的气候环境意义;同时对保存于本剖面的人类活动遗存(如木炭屑、陶片等)也作了详细的统计和研究。通过对这些气候代用指标的研究和比较,本文较清楚地研究和再现了关中盆地东部地区的气候环境演变和人类文化演进过程,最后探讨了环境演变和人类文化演进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到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1)11500~8500 a B.P.,综合多气候代用指标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期气候表现为温度升高、降水增大的好转时期,但总体上仍以干冷为主;结合很少发现较粗颗粒木炭屑的情况推断当时的植被是草原或森林草原;研究发现在后期粉尘沉积过程中有洪流沉积。受气候等条件影响的本区人口数量仍较少,为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的转型期。 (2)8500~6000 a B.P.,综合多气候代用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本期气候为全新世以来温度最高、降水量最大的最适宜期,在这种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发育了森林景观。本期中期即7500~7000 a B.P.出现了老官台文化,中后期即本区老官台文化之后,出现了仰韶早期文化。 (3)6000~5000 a B.P.,综合多气候代用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本期气候为全新世以来温度最低、降水量最少的最干冷时期,在这种干冷气候条件下,在前期气候最适宜期发育的森林植被发生了退化,当时的植被可能以森林草原为主。气候的变化强化了人地关系,并刺激了本区古文化的发展,致使本区在早期出现了仰韶文化最繁荣的庙底沟类型文化,后期随资源环境的持续恶化,本区出现了仰韶文化晚期的西王村类型文化。 (4)5000~3100 a B.P.,综合多气候代用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本期气候表现为温度升高、降水增大的变化,但温湿程度总体上不如前面的最适宜期;植被可能恢复到森林景观;在早中期粉尘沉积过程中有洪流沉积。早期为本区的龙山文化期;期间的洪水事件可能进一步强化了人地关系,并进而推动了本区人类文化的发展而进入夏商人类文明时期。 (5)3100 a B.P.~今,综合多气候代用指标和本期人类活动明显加强情况的分析表明:本期气候再次出现温度降低、降水量减少的变化,在趋于干冷气候条件下,在前期气候较适宜期发育的森林植被发生了退化,当时的植被可能为森林草原或干草原。人类文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强度和范围也日益加大。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