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舆论摘要 > 正文内容

论文摘要:中国大学生对待CALL态度的个案研究

免费论文3年前 (2022-05-04)舆论摘要50

  计算机辅助教学 (CALL) 在西方国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 行为主义CALL、交际CALL以及综合CALL。计算机从最初的指导老师的角色(讲授语法、词汇,提供练习,进行测试)转变为今天作为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媒体角色。 在中国,CALL的研究与实践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后期进入迅速发展阶段:CALL的学习理论、教学模式被深入探讨;语言学习软件得以大规模开发;软件教学及网络教学实践在很大范围内进行。 由于学生人数多,师资不足,课时有限,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将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言教学中的CALL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为提高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提供契机,但不能仅将其视作一种潮流、时尚。语言课程涉及多种因素:教师须生及各种媒体,包括教科书及多种形式的课件。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开发多媒体课件不能仅仅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而应依照CALL的学习理论进行合理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采取定型的个案研究方法,从学生的事业审视他们对CALL的态度以及他们对所使用多媒体软件的兴趣程度和软件评估,从而进一步探讨设计语言软件应注意的问题,CALL教学可采取的模式以及教师角色的转换,以便在中国的高校更有效地进行CALL,提高中国高校英语教学质量。 本文对CALL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各自所对应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了综述,也概括介绍了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软件语言学习的研究及实践情况(网络教学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在西方国家,对软件语言的学习的研究设计了许多方面,包括:人机互动的形式及数量研究;对多媒体的反映研究;软件使用效果的研究和对CALL态度的研究等等。而中国目前对软件语言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1)教学效果的量化研究;(2)软件语言教学模式的研究。上有许多领域未被涉及。本文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学生对CALL的态度,并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如何改善软件的设计,开脱了中国对CALL研究的新领域。 本文作者在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系2000级一班进行了长达两个半月的CALL教学实践,每个学生的上机时数总计12小时,所使用软件为复旦大学英语教学部、复旦大学电教部联合开发的《21世纪大学英语》多媒体软件。本文作者进行了个案研究,采用问卷、观察、日记的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发现:(1)学生对CALL的态度是积极的;(2)学生对使用该软件兴趣极高,岁该软件较为满意。本研究证明CALL因其新颖、能实施个别教学、学习者自控,和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但研究也表现出使用该软件教学的不足之处,例如:缺乏人际间自然交流;人机互动不够;答案反馈过于死板等等。此软件的开发采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但教学思想仍然局限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没有采用建构学习理论,为该软件开发的重大缺陷。因此,今后应重视依照先进的学习理论开发语言学习软件;同时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也极为迫切。 本文作者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1)研究对象应呈现多样化,增加研究样本,加长研究周期,在更长研究周期中,研究学习者对CALL态度是否产生变化;(2)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进行学习者对CALL的态度与语言水平间的相关研究;(3)研究CALL环境下学生个体差异,包括:学习风格、认知风格等等的研究;(4)研究CALL如何能够提高单项语言技能,例如:词汇习得、阅读能力以及写作技能等等。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