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咸阳市城镇体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城镇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辐聚焦点,其空间分布和体系如何,必然是该区经济组织若干特征的反映;就城镇与经济关系而言,经济是城镇的实体,是城镇的主要功能,城镇是经济活动的舞台,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表现形式和指示牌。城镇与区域之间的关系则是一种点与面的关系,城镇是区域发展的中心,区域是城镇成长的基础;城镇布局和发展合理,城镇的中心作用发挥得好,就能强有力的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反,城镇布局不合理,发展失误,城镇的中心作用发挥得不好,不仅影响城镇本身的发展,更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因此,在探讨一个区域发展战略时,必须要讲经济发展战略与该区的城镇体系建设相结合,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生长点,合理布局、规划、发展现有城市,由点及面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笔者基于这种理解,具体就咸阳市的客观实际进行了剖析,目的在于如何在协调咸阳市城镇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寻找一种途径;笔者在研究中发现该区目前虽有大量的城镇,也有一个中心城市,但城镇分布不均,在南北两大分区之间,城镇分布密度存在差异,各城镇活力不足,横向联系差,中心城市偏居一隅,辐射力弱,整个城镇中缺乏具有相当实力的次级中心城市;这种城镇体系状况对咸阳市今后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利,那么如何克服这种不利因素,为笔者提出应该在现有经济、城镇基础上,对该区的南北两个分区采取分而治之的方针,不同分区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各不相同,在积极建设城镇体系的同时,有效的组织横向联系,从而推动全市经济建设的发展。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城市体系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笔者认为城镇体系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城镇带动区域的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对现有城镇进行规划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其目的就是要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建立起一个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各城镇之间有机联系、合理组合,并能取得最大整体效益的有序的城镇群体。 第二部分:笔者从咸阳市城镇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剖析了咸阳市区城镇体系发展的特点,并通过与省内同类城市的比较和中心城市对各县城辐射潜力的计算,揭示出现存体系的主要问题: ①中心城市随全区辐射力弱而不均 ②城镇间的差异非常显著 ③城镇规模以小城镇为主体 ④城镇化水平南、北分区存在明显差异 区域资源分布、自然条件的差异性,是本区城镇体系发展不完备的重要原因,这种不完善的城镇体系表现在职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地域空间结构等方面,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是不能有效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不能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笔者根据三大结构特征的区域研究,进一步揭示出现有的城镇体系与经济发展的严重不适。 第三部分:如何完善该区的城镇体系,是之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笔者在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具体分析了该区城市地域形成发展的条件,区域现有经济基础对城市空间分布的影响和工业状况,提出了一种“阶梯与跳跃开发相结合”的理论,具体规划如下: 根据本区南、北两分区的明显差异,可采取优先发展建设南部分区,滞后发展建设北部分区的阶梯发展方式,南部分区可将重点放在提高兴平县七里镇、城关镇、三原县城关镇、泾阳县泾干镇的等级上,是兴平县的七里镇、城关镇成为本区的次中心;在城市整体建设上采取选点跳跃式发展建设,对城镇个体的建设,可利用原有城镇上国有企业的技术、资金、人员,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并将重心放在加强企业间的协作和横向联合上,在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积极规划建设小城市,以工业带动城市,使原有小城镇逐渐升级,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 北部分区,由于原有城镇基础、经济基础均较差,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开发建设城市,采取遍地开花的方式是不现实的,可将重点放在积极发展林业和资源开发上,从这一点入手,使该分区成为果品、原材料生产基地,在重点发展林业和建材业的同时,为协调与南部分区的关系,建议将彬县城关镇升格为北部分区的首位城市,以利于领导带动本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