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舆论摘要 > 正文内容

论文摘要:论“八大”前后毛泽东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

免费论文2年前 (2022-05-10)舆论摘要105

研究毛泽东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论著并不多见,有的论者甚至否定毛泽东提出了自己的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我们认为,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把加快经济发展问题当作重大政治问题并置于战略高度来思考,而且在“八大”前后的实践中进行了艰辛的开拓,提出了许多正确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方针政策,积累了不少正确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其中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全局性的内容构成了毛泽东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我们不能因为他后来犯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战略失误,就片面否定一切,把“八大”前后提出的,至今仍有重大意义的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也一 同否定。 为此,笔者尝试以毛泽东对加快经济发展难题的艰辛解答为线索,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采用古今中外法,从纵横交错、运动变化的立体状态中对毛泽东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进行初步研究,提出并论证了以下相互联系的主要思想观点: 对五、六十年代的整个世界,“革命的主题中日益凸现着发展的主题,发展的主题中又继续并深化着革命的主题”这一时代特征的深刻洞察;对我国当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初步认识;对苏共“二十大”引发的 “以苏为鉴”的思想解放良机的及时把握;以及我国“三大”改造的胜利进行和“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顺利推进所提供的新思考和新经验,这些都是加快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和依据。 如何从国情出发,抓住历史机遇而又反映时代特征,在推进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探索中国自己的加快经济发展道路;又怎样在加速工业化的同时,冲破帝国主义对我们的封锁禁运,摆脱依附式发展,这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棘手难题。 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在于,在即将取得全国政权的胜利前夕,能及时地提出把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把上述棘手难题当作重大战略问题来思考,并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探索中国自己的加快经济发展道路而呕心沥血、弹精竭虑。从中国共产党经济建设思想史的角度,以正确与错误的不同程度为标准,可将这一探索分为三个阶段,即:加快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从建国前夕到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曲折发展阶段(从八届三中全会到八届十中全会召开前);严重背离阶段(从八届十中全会到毛泽东逝世)。其中,1962年9月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不仅是毛泽东政治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点,而且也是他经济建设思想演变的关节点,由此,对上述发展难题的探索出现严重失误,错误的发展趋向逐渐压倒正确和比较正确的发展趋向。 毛泽东在探索中逐步提出的这一战略思想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的扬弃;“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方针的实质就是走群众路线;分“三步走”,花100年左右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是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构想的雏形;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途径不是单指工业现代化,实际上也是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途径;而“两条腿走路”的.战略措施实质上反映了经济工作中的综合平衡原则,坚持了经济工作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这一思想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同西方现代化理论观点相比较,“从政治上看问题”,把加快经济发展纳入全世界反对垄断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范畴,摆脱依附式发展,实现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超越,是这一战略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同苏联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速度相比较,这一思想是“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的“适合中国自己的路线”,是对把“苏联东欧发展的特殊等同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一般”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和突破;同“大跃进”发展战略(“急于求成”、“政治挂帅”是其显著特点)相区别,立足于稳,着眼于快,即“稳中求快”是这一战略思想的显著特征,这与党的“八大”所确认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是基本吻合的,而不是背离的;同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加速发展”战略思想相比较,这一思想仅是初步的,尚不够系统、深刻和彻底,两者不能等量齐观,但我们指出这些不足,并非苛求前人,而恰恰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这一战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战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的继承和发展,并为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加速发展”战略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不仅对我国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实践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也为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摆脱“依附式”发展模式,加快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总之,全文揭示了这样一个朴实而深刻的道理:一种思想和理论的初创并非易事,发展实为艰难,贯彻于实践更需胆识和勇气,这一切都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