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高中地理新教材“问题研究”板块的教学研究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里,最需要的是具有探求态度、批判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当新时代对人提出新的要求时,若仍沿用原来的学习方式,就无法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人。
在这个形式下,课程改革成为必然。而新教材(人教版)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内容有很大变化,添加了“活动”、“阅读”、“案例”、“问题研究”等板块穿插在课文中或安排在章节结束。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必修课本共有3册,其中,安排在每一单元后的“问题研究”共16个。每一个“问题研究”都是一个创新:它们围绕本单元重点内容、核心思想选择有一定操作性和一定的思维价值的主题,再根据单元教材内容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发散性的问题,并辅之以相关课外资料供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讨论或进行单元总结。要求学生运用本单元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原理来分析解决资料承载的现实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发散性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水平。
可是,在目前的高中地理新教材“问题研究”板块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因此,笔者依据地理教学理论和地理课程标准,以“问题研究”板块教学的教学环节为突破点进行研究。研究目的不仅在于只是对此类课程的论述,提出几种教学模式和应注意的问题,还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并促进教师形成积极、严谨的教学态度,促进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探讨如何进行“问题探究”板块的教学,提出在“问题探究”板块的教学过程中要具备的前提、可能遇到的问题、应注意的方面,更重要的是,探讨“问题研究”板块的教学方法、提出“问题研究”板块的教学模式,以迎接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和新教材的使用。
为此,笔者系统学习了地理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认真分析研究了新课标、新教材,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并进行广泛调查,对高中地理新教材“问题研究”板块进行了深刻研究。在本文中,笔者说明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问题研究”板块教学的实质;提出了“问题研究”板块教学的目标;阐述了在进行教学时应把握的原则;在新形势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教学实践,对新教材的16个“问题研究”主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四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对每一种模式的实施程序、具体操作、和使用范围都做出了详细的剖析,并且都以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最后,笔者还对“问题研究”板块的教学组织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说明,以提高它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