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化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课堂监控研究
摘要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其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授课方式,注重了学生的主动探究,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的学力提高。化学探究式教学过程包括六个基本环节:提出问题 搜集资料,整理分析 提出假设 假设检验和推理 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整合、迁移、应用和交流。探究式教学中,关注的焦点是问题的解决,即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或支持下,自主寻求问题的答案,知识是用于实现探究目的的手段。
教学监控的基本路径是:课前检测 资源调动 过程控制 总体评价。传统的课堂监控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外控式的,其封闭、单向、武断,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限制自主探究,泯灭创新热情。显然,传统的课堂监控已极不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了,已经成为新的教育理念落实的拦路虎。同时课堂教学监控问题也是引起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因为浪费太多的时间在课堂行为调控上,使教师缺乏成就感,许多教师在课堂上竭力维持自己权威的做法,导致了学生本能的反抗。
在现在的化学探究式教学研究中,教学监控是易被忽视的部分,既缺乏这方面的理论指导,又缺少实证研究。在化学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既是课堂监控的客体,又是监控的主体。而影响课堂教学监控的关键是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体现教师素质的一个核心成分,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其教学监控能力的外化。同样教师既是监控的主体,也是监控的对象,教师除了要监控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之外,还要对教学过程、课程结构、师生互动进行全面监控、协调。
教学监控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更有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吸收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力求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1. 系统探讨了化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学监控的主体特点,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监控能力;2. 系统总结了化学探究式教学中课堂监控应树立的新观念,即以人为本,追求自主课堂,关注教育生态,实施无痕监控。3. 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课堂监控的具体实施细则,并论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为开展化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课堂监控提出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