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舆论摘要 > 正文内容

论文摘要: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科学素养教育

免费论文3年前 (2022-03-31)舆论摘要57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新课程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具备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历史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以历史为基础来实现人的发展的一门课程,它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认识,养成具有时代要求的合格公民的任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质,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历史教育中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不但需要人文素养,而且需要科学素养。21世纪是一个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而只有在基础教育阶段坚持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相结合的培养理念,才能真正提高国民素质。
新课改关注的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随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提高国民素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迎接21世纪的挑战,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基础教育的新课题,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在以往教学实践中,理科主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文科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科学素养研究理论多出现在理科研究中,关于人文素养的研究多出现在人文社会科学中,而且谈素质教育就只着重谈创新。在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过分关注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素质的培养;重视思想教育,而苦于在实践中没有标准而操作性不佳,使得科学素养教育在人的整体素质教育中没有合理的切入点。本文以历史教育必须坚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培养相结合为基本理念,试图探索中学历史教育与科学素养的关系,以及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本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科学素养的界定,包括科学,科学素养的提出,科学素养的内涵,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  
第二部分:历史教育与科学素养教育的关系,历史学习和研究需要科学素养,历史教育与科学素养教育所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两者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缺一不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学历史教学中科学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
第三部分:中学历史教学中科学素养教育的实施:包括当今科学素养教育的目标,在课程层面把握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理念与原则,在教学层面上注重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科学思维、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通过科学的方法(如合作、探究)学习科学知识;通过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能,达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目的;通过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结合 ,培养学生的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通过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加深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以科学素养是人文素养的理性基础,人文素养是科学素养的价值导向的观念,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共同滋养下,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
 
关键词: 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教育    历史教育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