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舆论摘要 > 正文内容

论文摘要: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与实施初探

免费论文3年前 (2022-03-31)舆论摘要63


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与实施初探
王瑞君
摘要:
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并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更进一步指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专门规定了中学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但是目前,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口语交际仍然是一张“新面孔”,尤其是关于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学实施的研究,关于实践的探索,仍然不足。多数情况下,语文学科“教无定法”、“学无定法”的现象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似乎更为明显,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往往被打了折扣。因此,迫切需要对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包含两个层面:教学理论研究和课堂教学实施方案研究。主要涉及:中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论、中学生口语交际学习论和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论。在中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中,作为教学者的教师,既要深刻领悟学生所应学习的内容,又要深入了解学习者的状况。学习内容具体体现为课程,学习者就是处在学习一方的学生,教学过程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活动,教师只有以课程和学生为基础,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课程目标。而实施课程目标,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在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上课)上,从而也就落实在了每一节具体课的教学方案(教案)上。
本课题力图立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原理,改革我国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内容与方式的研究》的主要成果,借助于“学习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论”的主要观点,首先厘清“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教什么”,然后对“中学生口语交际学习的一般规律”进行探究,最后的落脚点在“中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以期为一线教学实践提供具体、切实的借鉴。
2、课题研究的过程
从“听话”、“说话”以及“听话训练、说话训练”、“说话能力”到“口语交际”,面对“口语交际”似曾相识、似是而非的新面孔,一线教学如何实施,是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通过文献回顾、资料收集和分析资料,鉴于目前口语交际教学研究本身并不充分、口语交际教学实践更不充分的现状,利用为数不多的文献资料作为参考和借鉴,我采取了边实验边研究的方式,对口语交际教学实施进行了摸索。
“口语交际”提法的改变,导致了以往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听说取向朝着交际取向发生转移。这样的转移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对两种不同取向的课堂教学实施进行对比分析,能比较直接地得出结论。于是我在所任教的高一年级两个班进行了口语交际教学对照实验,在遵循实验研究原则的前提下,分别进行了以听说为取向和以交际为取向的口语交际训练。实验过程中,分别对两个班学生的口语自评情况、口语交际能力起点水平进行了前测与后测,最后又对口语交际训练后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了对比。
3、课题研究的结论
在教学理论研究层面,明确了:口语交际是在一定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口语交际课程分为知识型、训练型和实践活动型,教学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活动、组织中的口语交际活动、书面语的有声表达、倾听与复述;中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目标是最终习得口语交际高级技能,教学时需要为学习创设知识准备、技能准备和交际动机等内部条件,以及交际情境的设计和练习、变式练习等外部条件;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类型为动作技能、语文基本技能、高级技能和态度,分三步实施——要求每个学生用普通话正确表达、训练一般技能、训练高级技能,主要方式有听讲、诵读、复述、答问、讨论、辩论、演讲、即席发言等。
在课堂教学实施对照实验层面,明确了:依据“学习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通过细化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将口语交际学习任务分析引入教学设计,通过任务分析决定教学策略,并始终在教学实施中突出“交际”取向,更有助于改善学生在交际方面的表现,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也增强得更多,激发了学生兴趣,锻炼了学生思维,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更加积极,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尝试各种学习方法的劲头更足,有效促进了语文学科的学习。
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更进一步地明确了口语交际教学的交际取向,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也一定要从易到难通过分阶段、分步骤的训练实践序列来实现,口语交际能力是交融在语文素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