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舆论摘要 > 正文内容

论文摘要: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研究

免费论文3年前 (2022-04-01)舆论摘要59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教育科学快速发展,为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促进其发展,保障教师质量,1993年国家颁布《教师法》,首次以国家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此后,国家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教师资格制度发展很快。本文特别研究了美、日、英、德、台湾地区和我国大陆地区的教师资格制度,因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研究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之路,可以避免我们再走弯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践,可以对我国的改革和实践有新启发,思路开阔一点,问题也就更容易解决。
本文主要运用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对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教师资格制度与我国大陆地区的教师资格制度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实践指出当前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对完善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有所帮助。
本文共分四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主要是对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做了简要的阐述。
第二章是教师资格制度概述。分析了教师资格制度的含义和意义,进而指出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要研究的具体内容。
第三章是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国际比较。从教师资格的认证主体、认证方式、认证内容、证书类别等四个纬度分别对我国大陆地区、美、日、德、英及台湾地区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历程做了分析,指出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并在纵向比较后总结出发达国家或地区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共同点:教师是一个专门职业、要想成为合格的教师、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这一理念成为共识;教师资格认证的主体愈来愈向中央集中;在开放型师资培养体系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日益精准,采用教师资格考试的认证方式成为大的趋势;在课程设置上,学术性和师范性必须兼顾,不能偏废其一;教师资格日益细化,资格证书体系日益复杂。
第四章是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借鉴外国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践,本文得出四点主要结论:第一,我国教师资格的认证权属于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这会造成各地认证标准不统一,进而影响资格证书的可信度和流通性;第二,采用接受师范教育或通过资格考试两种方式中的任一种都可取得资格证书的做法是合理的;第三,教师证书课程缺乏,急待建立和丰富;第四,资格证书存在终身有效、种类较少、融通性不合理等特点。针对研究得出的结论,笔者提出了五点可行性建议:第一,将认证权交给教育部;第二,建立科学、丰富、有效的教育证书课程,并对师资培养机构的课程设置进行严格的评审;第三,实行教师资格证书的过期制或轮换制;第四,细分教师资格,丰富证书体系;第五,通过完善资格考试,实现教师资格的有效融通。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