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舆论摘要 > 正文内容

论文摘要:规制与约束下政策性金融风险研究

免费论文3年前 (2022-04-04)舆论摘要69


市场金融是配置金融资源的基础性制度,但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产品和垄断,市场金融存在不完善,此外,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对资本的需求巨大,长期资本的短缺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干预应运而生,但由于官员俘获、寻租成本及效率低下,政府干预同样存在政府失灵,即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存在作用边界难以完全重合的领域。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采用选择性信贷供给的方法向这些资金短缺的领域和地区提供资金成为普遍采用的方法。
自从1994年我国设立三家政策性金融机构以来中,我国政策性金融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弥补市场经济缺陷、促进国民经济稳定与协调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政策性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加大,政策性金融风险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除序言外共分五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对风险、公共部门风险与政策性金融风险的文献综述。微观经济个体的风险管理经历了单一研究企业风险-全面风险管理-综合风险管理的理论沿革,私人金融部门的风险理论从经济基础、经济政策和制度、信息不对称、预算软约束等角度研究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其风险管理理论可分为准备金模型、缺口管理模型、贷款承诺理论、信贷配给理论。公共部门风险管理理论集中于财政风险的研究。政策性金融的风险理论大多集中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缺乏对政策性金融风险机理的一般研究。
第二部分,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及运行中的矛盾。市场金融是配置金融资源的基础性制度,但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产品和垄断,市场金融存在不完善的方面;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干预应运而生,但由于官员俘获、寻租成本及效率低,政府干预同样存在政府失灵,即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存在作用边界难以完全重合的领域。“无形的手”与“有形的手”相互配合,共同形成金融资源的配置基础成为政策性金融存在的理论基础。
政策性金融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弱质产业的直接扶植与强力推进功能、对长期资本投入的示范与诱致功能、对商业性金融的补充功能。政策性金融在各国的运行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日、德、韩等政策性金融运行较为成功的国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第三部分,我国政策性金融风险机理的一般分析,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具有一般金融业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分险,同时又有着特殊的风险产生机理:转轨时期长期资本短缺,现有融资结构不合理使金融风险向政策性金融转移;规制与约束的两重性不利于政策性金融风险防范;财政支持弱化致使政策性金融经营行为出现动态不一致性。
第四部分,以我国国家开发银行为研究对象所做的实证分析。由于缺乏专门的法律,无法有效地规范和约束国家干预的合理性,使国家开发银行无法及时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定位不清,进退失据;政府财政支持的弱化,迫使国家开发银行迫使其利用国家赋予的市场特许权进入市场吸收资金成本高、期限短的负债,以债务融资作为主要的筹资方式使效益目标与资金政策性运用间存在二律背反;现有监管体系下财政部门监管作用缺失,监管缺位延迟风险的处置与化解。
第五部分,对我国政策性金融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我国政策性金融风险防范应当通过构建相应的法律体系、强化政府支持、协调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的关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来健全、完善政府规制与约束机制;在监管模式上建立金融机构间有效的协调机制,在监管手段上,既要有一般性的约束监管手段,也要有特殊性的监管手段,可以采用政策目标和经济目标的二维目标方法;同时通过引入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手段、完善内部风险管理体制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治理结构。
总之,具有准公共部门性质的政策性金融是为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而客观存在的,同时政府的规制与约束对于政策性金融风险具有两重性,合理界定政府干预的方式与程度,完善政府规制与约束机制对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