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舆论摘要 > 正文内容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差距成因的制度分析

免费论文3年前 (2022-04-05)舆论摘要53


本文从制度差异角度对我国日益加剧的区域经济差距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首先,由于初始阶段条件的差异,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博弈中,针对两类不同的地方政府,中央会做出不同的针对性政策安排,两类地方政府也会采取不同的均衡策略,由此形成了制度变迁路径的不同选择,最终造成了区域间制度差异的产生。其次,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各地区经济绩效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它们在制度状况上存在的差异。由此表明,制度的差异对各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影响,并造成了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分担制度创新成本能力的差异,是造成区域经济差距发生的根本制度原因。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博弈中,由于地方政府分担制度创新成本能力的差异,中央会支持支付能力强的地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从而使分担能力不同的两类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激励产生差异,由此形成了制度变迁的不同路径,最终导致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两者之间互相推动,使得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2)本文尝试应用一个三方有限策略博弈模型,证明了不同地区产生制度差异的微观机制,这有助于更为清晰的了解差异产生的过程,及其间各种因素所发生的作用,为分析宏观层面的区域经济差距问题,奠定了微观基础。这一方法不同于很多既有研究将制度差异作为已知事实,或者只是对制度差异状况进行描述的方法。
全文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阐述了文章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对国内外有关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成因的研究成果和现状进行评述。此外,还对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制度差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分析了区域间制度差异的产生过程。指出各区域之间的制度差异主要体现在制度运行机理的差异及由此产生的所有制结构的差异、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等。论述区域间制度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针对各地区的不同政策措施。由于初始阶段条件的差异,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博弈中,针对两类地方政府,中央会做出不同的针对性政策安排,两类地方政府也会采取不同的均衡策略,由此形成了制度变迁路径的不同选择,最终造成了区域间制度差异的产生。
第四部分,构造了一个反映各区域制度状况的指标,依据这一指标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制度差异造成区域经济差距这一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实证表明,各地区经济绩效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它们在制度状况上存在的差异。区域间的制度差异对各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影响,并造成了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
第五部分,就以政府为主导,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制度创新与制度供给,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形成提供制度保障,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第六部分,结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基本观点和结论,对本文写作进行总结,指出了研究中仍需注意的问题。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