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清至民国陇东土地利用变迁及驱动力研究
土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离开了土地就无从谈起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人口压力的迅速增加,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社会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今天土地利用的方式将影响到将来土地资源的是否可持续利用;而今天土地资源的质量和土地利用的现状是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发展的结果。因此,对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的考察,一方面将帮助我们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以及由于历史时期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影响至今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为今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本文主要对陇东地区从清代到民国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考察,并对造成该时期内土地利用格局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论述陇东地区土地利用的基础。首先,在自然地理范围和行政区域的基础上选定本文的研究区域,并对研究区的行政建置变化作简要论述;其次,对陇东土地利用的自然条件,诸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和土地类型进行叙述和评估。 第二部分 论述清至民国陇东土地利用的变迁。此部分主要探讨清至民国本区土地开垦的变迁、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并对这一时期的土地利用进行评价。文章从耕地数量的变化和自然植被覆盖的变化来反映土地开垦的变迁。清代乾嘉时期和民国中后期是本区土地开垦的高潮阶段,这两个时期同时也是自然植被受人为干扰最为强烈的阶段。文章从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作物结构的变化来讨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清至民国,本区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中心的单一农业产业结构:清代完全以种植业为重;民国时期林业和牧业虽有所发展,但仍依附于农业,产业结构仍然以种植业为中心。这一时期,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清至民国本区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构成了土地利用的评价。以种植业为中心的土地利用方式,不仅使得社会经济效益低下,而且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第三部分 对引起清至民国土地利用变迁的种种因素进行分析。文章把政策、人口、战乱和自然条件列为导致陇东土地利用变化的四个因素。由于政策的引导作用,本区形成以种植业为中心的单一农业产业结构,清政府继承了汉文化以农为本的思想,民国时期各政府虽然意识到农、林、牧全面发展的必要性,但是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最终还是偏重于种植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对耕地的需求量增大,导致土地开垦规模的无限扩大,从而破坏了自然植被,相应地影响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战乱一方面抑制人口增长以缓解人地矛盾,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有消极破坏的影响;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本区粮食产量低且不稳定,在土地生产率没有提高的情况下,以粮食作物生产为中心的农业产业结构必然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保证粮食需求。 第四部分 指出陇东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清至民国陇东土地利用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实行粗放型的农业耕作技术和采用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农业产业结构,结果造成大量垦殖坡地,毁林毁草,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指出土地利用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错误引导。并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生态恢复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