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舆论摘要 > 正文内容

论文摘要:评唐代咏史诗人的历史观

免费论文3年前 (2022-04-16)舆论摘要59

本文主要分析了唐代咏史诗人的历史观。关于唐代的咏史诗,前人所作文章不是很多,其中多是根据时代特点,对咏史诗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如咏史诗的概念、发展、价值、创作背景、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等。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对个别诗人(如李商隐、杜甫等)的咏史诗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本文从唐代咏史诗的内容着手,按照诗歌所咏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朝代,对咏史诗进行具体、系统的分析,总结出唐代咏史诗人的历史观,并根据诗歌表现的内容,得出唐代咏史诗人的历史观具有现实性和客观性的结论。 以诗证史,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同代诗证同代史。这就不限于咏史诗,主证史料和史实;二是以后人的咏史诗证前人之史,表明自己的历史观。一首好的咏史诗虽不象史评那样具体、详尽,但诗作者用简短、精辟的诗句总结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并且在咏同一对象的不同作品中,读者可以欣赏到不同的历史观,这对于我们研究历史很重要。如在唐代咏史诗中,有三十多首诗歌与隋炀帝有关,诗歌多抒发对暴君的不满。"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诗歌极状隋炀帝奢淫盘游之无度。所有诗歌不必一一列举,显而易见,隋炀帝作为荒淫残暴之君,已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汴河的开通真得有百害而无一利吗?诗人皮日休巧作假设,为隋炀帝翻了案。"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之二)诗人认为隋炀帝如果没有造龙舟、游江都之事,他的功劳可以与大禹相提并论。因为汴河的开通,"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皮日休《汴河铭》)在古代社会,能如此辩证、客观地评价隋炀帝,实属难得。 从唐代咏史诗的内容可以看出,唐代咏史诗的题材多有警世意义。如此选择,目的是借古托今,讽喻现实。 唐王朝建立初期,统治者汲取了隋亡的教训,对社会矛盾进行了调节,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社会开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在这种社会环境里,具有借古讽今功能的咏史诗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而是多局限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基本事实,是历史的简单翻版。开元之治的出现为唐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获得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此时的社会矛盾也是存在的,现实中的不合理现象冲击了诗人们的理想。安史之乱的爆发把社会推向了困境,社会的各种矛盾暴露无遗。一些富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诗人开始检讨中唐以来的社会巨变,通过反思历史来寻求摆脱现实困境的途径。从文宗大和元年起到唐末,是唐王朝日趋没落的时代。在风雨黄昏中,诗人的思维转变为对社会盛衰的内在思考。到晚唐后期,诗人们不仅仅把社会衰落的责任归结在统治者的头上,而且揭露了一些给社会的发展带来危害的丑恶现象,如王公将相专权乱政。同时唐代诗人在对历史的吟咏中也包含着个人命运的起伏。 另外皮日休、罗隐等人的翻案诗是咏史诗人们智慧的结晶。诗歌里蕴藏的客观、思辩的历史观是我们研究历史难得的精髓。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