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舆论摘要 > 正文内容

论文摘要:《史记》叙事研究

免费论文3年前 (2022-04-18)舆论摘要48

司马迁撰写《史记》的著述理想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本文从《史记》的文本出发,运用中西方叙事学理论分析《史记》叙事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不仅要探讨司马迁独特的思想体系,更要寻找出阐述这一思想体系的具体方法。 《史记》这部"通史","虽叙三千年事,其间详备者,唯汉兴七十余年而已",在叙事时距上可谓略古详今,重视当代史,由此反映出司马迁的"通变"理论和"法后王"的史学思想;在叙事时序上,主要运用顺序排列历史事件,穿插采用预叙、插叙、补叙等倒错手法打破自然时序,使叙事更加完整并富于变化。《史记》的叙事结构是经由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体例相互补充而形成的框架体系,沟连天人,贯通古今,拓宽了史书的叙事范围,展现出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图景;在叙事纹理上,《史记》以"列传体"构成叙事的显形结构,以人物的"盛极而衰"作为临界点构成叙事的隐形结构,以此来实现司马迁"见盛观衰"的著史目的。太史公综合运用了国家档案、先秦典籍、先父旧稿、游历访问、奇闻轶事、民歌谣谚等叙事材料,经过精心的鉴别和筛选后,用"文心"将它们组织起来,体现出司马迁天才般的创造力。《史记》的多则传记呈现出庙堂话语、士人话语和民间话语的"交响"合奏,这种叙事立场的杂糅再现了强化国家政权时期及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样貌,反映出各阶层因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价值观。《史记》的叙事以全知视角为主,有利于作者站在史官的立场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又以限知视角为辅,使叙事委婉曲折,丰富了叙事层面,使局部的叙事趋于精致化;多元视角的流动运用带来了叙事上的全景特征,立体感很强。司马迁将抒情诗人的气质贯穿在文本中,以爱奇的审美意向透视社会人生,以张弛、刚柔、虚实、散韵、同异等反差参数来强化叙事情调,从而形成了《史记》独树一帜的叙事风格。 "文艺的皮和核是分不开的",《史记》的躯壳和灵魂也是相一致的,《史记》叙事的外在形式始终蕴涵着实录、批判和人文等内在的精神。司马迁撰写历史恪守"文直事核"、"善恶必书"的实录精神,但这种实录又不是僵化的实证。《史记》运用错议、他议、反讽、对比、"序事中寓论断法"等方式批判了盲目荒谬的天命观、统治阶级的恶行、人才的被埋没和被迫害、人性的阴暗面、世态的炎凉等社会丑恶现象。《史记》批判之深正来源于司马迁对人生、对民族、对国家的爱之切,因而在《史记》的叙事中始终蕴含着浓郁的人文精神:追求清明的政治理想;执着于君子人格;渴求建功立业人尽其才;充分尊重和理解人性。《史记》为人类关照自己的灵魂提供了一个古老但常新的范本。 本文旨在融合中西方的叙事学理论,探求《史记》叙事所采用的形式,同时追寻形式中蕴含的精神,揭示隐含在叙事之中的历史过程、政治寓言及文化生产方式。中国的叙事学源于史书,而《史记》位于二十四史的榜首,因此通过对《史记》叙事的研究可以探寻中国的叙事传统,来给其他文本的解读提供一条思路。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