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康雍乾时期河北地区的农业灾害与农民的经济生活
历史上河北地区就是水旱等农业灾害的多发区,康雍乾时期更为突出。但是由于这一时期政府的重视、人民抗灾能力的提高,农业灾害并没有摧毁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当今,水旱等农业灾害也是影响农业生产、农村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研究这一时期的农业灾害无疑对当今的抗灾、减灾工作及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在此领域已有的相关成果不足之处在于:宏观上,专门的河北地区农业灾害的研究不多,把康雍乾时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更少;内容上,侧重于政府的赈济措施,缺乏对农民自身的抗灾、减灾措施及政府防灾措施的研究。侧重于灾害的政治影响,而对灾害对农民经济生活的影响注意不够。为此,笔者选定"康雍乾时期河北地区的农业灾害与农民的经济生活"这一论题作为硕士论文研究对象,拟为河北地区抗灾、减灾工作及农业生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具体说来,本文主要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康雍乾三朝河北地区农业灾害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比较,笔者认为水旱灾害中以一般灾害和大的灾害为主。时间上,旱灾以春旱、春夏旱为主。水灾多发生于夏秋之际;空间上,衡水、石家庄、邯郸既是水灾多发区,又是旱灾多发区。导致灾害发生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自然环境因素。第二,农业耕作因素。第三,缺乏长远的综合治理之计。第四,人为因素。因此要减少水旱灾害的影响,必须从自然环境、社会制度与环境两方面入手。 二、灾害影响下的农民经济。笔者注意到农业灾害直接造成粮食的减产,从而影响到粮价的波动。伴随而来的是人口流移,土地关系的变动,租佃形式的变化。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笔者还特别注意到:不同地区的主要灾害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灾害对各个地区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接着笔者对造成这种灾害经济后果地区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原因主要有四点:第一,自然因素。第二,农作物布局。第三,人口、经济因素。第四,防灾、抗灾的设施与能力。 三、康雍乾时期河北农民的贫困化及其程度分析。在这部分笔者对灾害前后农民生活状况进行比较,对民变进行了分析。指出:随着人口的增加,农民的贫困化是一种趋势。农业灾害不是导致农民贫困化的唯一因素,而是加强了农民贫困化的趋势,但农民没有到"人相食"的地步,因灾而导致的民变很少。接着笔者对农业灾害造成危害小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是由于政府、农民及社会的各种灾前预防及灾后救助措施比较充分、及时,从而使农业灾害对农民经济生活的冲击减小。近而指出抗灾、减灾需要政府、社会、个人三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 四、总结。全文认为康雍乾时期河北地区农业灾害爆发频繁,影响了农民正常的经济生活,加强了农民贫困化的趋势。但由于政府政策的支持,使传统农民具有了一定的抗灾能力。在传统条件下农民很难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抗灾、减灾,为了达到稳定生产和维持生计的目的,一个良好的或有利的社会与制度环境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通观全文,文章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史学、经济分析的方法,对康雍乾时期河北地区的农业灾害与农民的经济生活进行了整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