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舆论摘要 > 正文内容

论文摘要:论我国高校公办实现形式多样化

免费论文3年前 (2022-05-01)舆论摘要48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高等学校一直实行的都是以政府包投资、包管理、包分配为主要特征的单一的高校公办形式。这种由政府一包到底的单一高校公办形式,不仅严重压抑了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积极性,造成了高等学校投资渠道单一,办学经费困难;而且还严重束缚了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能动性、主动性的发挥,致使高等学校管理机制僵化、缺乏生机活力,招生规模小、资源浪费大,教育质量低、办学效益差。这种状况不但与我国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不相适应,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虽然近几年来,由于实行了以"共建、调整、合作、合并"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这种状况有所好转。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仅从领导与被领导、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的层面上进行的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在高等学校的公办形式没有根本触动的情况下,无论怎样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都难以走出计划经济模式的怪圈。所以,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改革高等学校的公办形式入手。那么,高等学校的公办形式应该如何改革呢? 当前在我国高教理论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把高等教育完全推向市场,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自发调节,优胜劣汰;二是主张公办高校改革应该向国有企业那样,抓"大"放"小",抓好大的,放活小的;三是主张在现有高校公办形式下,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挖掘内部潜力、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效益。这也是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性意见。笔者认为,这三种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依据和合理性,但也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因此,不能把它们作为我国高校公办形式改革的指导理论。高等学校的公办形式改革应该另劈蹊径。 按照这个思路,笔者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依据,以世界发达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为借鉴,紧密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在查阅大量文献、实地调查和个别访谈,深入了解公、民办高校的改革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和深入思考的方法,提出并论证了指导我国公办高校改革的一个新思维,这就是高校公办实现形式多样化。 这一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1、借鉴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进行高教理论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创新;2、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对当前的高教理论研究有所深化。实践意义:1、紧密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2、能为推动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提供建议性理论指导。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了在论述中免生歧义,笔者首先界定了高校公办与高校公办实现形式的概念。指出高校公办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概念。它是由明确的法律认定的,和高校的投资、管理等具体运作方式没有必然联系。而这些具体的运作方式则是高校公办的实现形式。高校的公办性质是相对稳定的,而高校公办的实现形式则是灵活多变的。高校公办的实现形式与高校私办的实现形式不存在根本对立的关系。 第二部分:分析论证了高校公办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意义,强调指出在我国提出高校公办实现形式多样化是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特殊国情的需要,是深化我国公办高校改革的需要,是帮助民办高校摆脱发展困境的需要。 第三部分构建了我国高校公办的几种具体实现形式:公有公办、公有私办、公有公办私助、私有公办、一校多制、中外合办等。 文章最后一部分提出了实现高校公办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几个必要条件。指出,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是实现高校公办实现形式多样化的重要前提;加快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实现高校公办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外部条件;通过立法,理顺、规范高等教育的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高校公办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客观要求;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确保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是实现高校公办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必要保障。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