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白河仓上方言特殊词汇语法现象研究
摘 要
白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与旬阳县和湖北省郧县、郧西县、竹山县毗邻,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市。明清以来,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安徽、关中等地移民来白河定居,把各地的方言带入白河,各种方言杂糅,各区镇间语言差别较大。由于白河地处陕南边陲,山深路岐,方言学界对白河方言的重视程度不够,取得的成果少且存在分歧。白河方言有待进一步研究、界定。
仓上镇地处白河县西境,西北与旬阳县相邻;东南面与西营镇、大双乡、小双乡接壤。面积为108.3 平方公里,人口18900人。境内居民主要是明清时期来自湖北、安徽一带的移民,调查中暂未发现土著人口,方言属江淮官话。其方言词汇、语法独具特色,具有一定研究意义。
通过对仓上方言与普通话词语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在词语运用、构词法及方言特殊动词体貌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得出如下结论:
1、词汇特征
(1)特殊词语。如:洋辣子(番茄)、烂眼儿(差);
(2)个别词语与普通话词义范围差别较大,多引申和特指;
(3)有丰富的固定短语,结构紧密,表现力强,如“豁牙烂齿”;
(4)有大量的“儿”化词和“子”尾词,如“哏哏儿”、“渣渣子”。
(5)用“的”作词尾比较普遍。如:怄死人了的、爷孙伙的、怪姿拿味的。
(6)有极富特色的语气词和感叹词。如:嘛、嘞、唦、啵、娘额、嘿呀、嘿日他的等;
(7)常用词汇呈混合性状态。表现为以江淮官话词汇为主,兼有西南官话、中原官话词语。
2、语法特点
(1)表近指用“这儿下儿t??r214xar445,表远指用“啵儿”、“兀儿下儿”;
(2)表事物的疑问代词为“啥”、“咋样儿” “哪下儿”;
(3)体现物体功用的单音节动词重叠后构成名词。如盖盖(壶盖)、滚滚(轮子);
(4)形容词有多种生动形式。如AA(儿)、AA(子)、ABB、BA、ABCD、V人子等;
(5)用“不消的”“莫”表否定,如“你莫管它”;
(6)用“叫”表被动,如“他叫长虫咬了”;
(7)动态助词“到”表完成体、进行体和持续体;
(8)有富有地域特色的体貌特征,标记词如:“了”、“到”、“古经儿”、“先不先”、“连不连”、“一下子”等。
结语:通过对仓上方言词汇的田野调查、搜集,与现代汉语词汇、语法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白河仓上方言基本上保持了绝大部分迁入移民原江淮官话的基本面貌,原因在于:仓上独特的封闭空间;远离中心城市,没有文化向心力指标,与外部语言接触少,遂使周围的中原官话、西南官话对其影响不太显著;自然条件的匮乏,使得本区居民的生活、生存方式单一,与原有的生存状况没有太大差异。诸多原因使得这一语言系统更多地持有了其原始的语言发生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