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城市化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城市化加速推进,从劳动力、土地和资金几个方面挤占了农业资源,使得农业经济发展沿着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因此现实也要求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工业化、城市化是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起点,从世界历史看,都是先有工业化、城市化,后才出现农业的现代化,当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是高度工业化、城市化的国家;而且城市化是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依存条件和转变的动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现代农业技术逐渐替代传统农业技术的变革过程,城市化为他提供了现代农业要素,而且吸纳了农业的剩余劳动力,也为农业部门提供了一个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反过来,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是城市化的保障,两者之间具有互动性。通过对城市化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互协调、相互推动的关系探索,可以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顺利转变,实现农业的全面繁荣和农业的现代化。
文章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言部分,在本部分阐述了文章选题的背景,首先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基本描述,然后是我国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的认识历程,接着指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这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脉络,从克林·克拉克的现代生产方法和现代工业品投入的使用到刘易斯强调工业部门的扩张对农业部门的带动,舒尔茨提出了“有效但贫困假说”,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提出的诱导的技术变革农业增长模型,约翰·斯通和基比尔分析了农业发展与制造业及其其他非农部门扩张之间的互惠作用。国内部分主要是我国经济界和理论界对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五个阶段的认识。
第三部分先是做了一个概念上的界定,然后提出了几种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衡量方法及评价。
第四部分重新认识城市化视角下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工业化、城市化不仅是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起点,而且是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依存条件和转变的动力,反过来,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是城市化的保障,两者之间具有互动性。
第五部分是城市化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从美国和日本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政策和措施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材料。
第六部分是中国城市化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实证分析,也分析了中国城市化滞后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
第七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