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堂互动——探究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教育的弊端日益突出,急需进行课程改革。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打破以传统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探究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新理念,为包括地理教学在内的基础教育工作设定了新的目标。为此,开展“互动—探究”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便显现得十分重要。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调查法和实验对比法,针对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师生如何互动——探究的问题,从问题的提出、理论依据、设计原理、实践案例及效果测评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论述,为完善中学地理教学,积极推行新课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范例。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果有:
1.较为全面地分析论述了互动、探究教学模式的历史演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理论基础。指出:信息论是互动——探究教学摸式的基本条件,人本主义理论是前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基础,合作学习理论是保障。
2. 从特征、原则、一般程序、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深入细致地探讨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互动——探究教学模式的设计原理。指出,由于互动——探究教学模式具有合作性、疑问性、讨论性、多元性等特点,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发现规律、迁移巩固4个环节设计互动——探究教学模式;并提出实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互动——探究教学模式的6种方法,即演译法、归纳法、讲解——互动法、发现法、地理相关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
3. 通过案例分析,论述了两种主要的地理互动——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为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的例证。
4. 利用实验对比法,对实施地理互动——探究教学模式的地理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测评。指出,实施互动——探究教学模式的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是显著的。通过互动——探究教学的实施,改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态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新课标,地理教学,互动——探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