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构建主体间参与—分享式地理教学的研究探讨
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需要教学方式的改革,为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主体间参与-分享式教学,其旨在为中学地理教学提供一种比较可行的教学模式,并为丰富其理论与实践,促进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做自己的贡献。
该论文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和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提出了主体间参与—分享式教学的建构,并分析了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意义和方法,并对主体间参与-分享式教学下师生要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包括对学生主体参与要求的分析、教师主体参与要求的分析和师生主体间性关系的分析;对该教学的理论建构,涉及到了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的教育观,并将杜威的在做中学理论与赫尔巴特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六个教学原则和四个教学特征;对该教学的教学策略的建构,除了应用一般的教学策略外,还参照了教学心理机制、信息流动加工机制和系统调控机制设计了内化动力策略,信息交流策略和系统控制策略等;对该教学的教学模式,构建了基本的课堂模式和四种片段模式,并以相应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实录对教学模式进行说明,另外还构建了主体间参与—分享式地理教学的综合实践与活动模式,并对实践与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它与课堂教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形成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最后的实践研究部分,从地理教育目标的三维结构出发,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分析了主体间参与—分享式地理教学的教育功能,通过比较对其教学绩效进行了评价,对该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该研究的结论和创新之处,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要做的工作。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本文在下述方面获得一些新认识:(1)主体间参与—分享式地理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亮点,它能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和教师的教学观,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2)主体间参与—分享式地理教学的模式和策略,适合于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反映了当代教育改革的要求,且建构的教学模式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3)主体间参与—分享式地理教学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变成一种互动与交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4)实施主体间参与—分享式地理教学,能较大幅度的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对差生转变效果明显,也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地理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教改的宗旨。(6)构建合理的参与比例,对教学管理与教学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主体间参与—分享式地理教学中的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的理想参与比例对其他学科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这个参与比例应该有所差异。